2025年10月7日,《中拉绿色发展合作:机遇与挑战》葡萄牙文版在巴西米纳斯吉拉斯天主教大学(PUC-Minas)发布。作为第九届“当代中国研究研讨会”暨第七届巴西中国研究问题网络(RBChina)年会的重要环节,发布会由南里奥格朗德联邦大学(UFRGS)国际政治学博士迭戈·保塔索(Diego Pautasso)主持。
会议海报
在发布会上,本书中方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郭存海研究员以视频方式发表演讲。他回顾了近年来中巴绿色合作的重要进展:从2023年《中巴应对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到2024年双方将关系提升为“携手构建更公正世界和更可持续星球的命运共同体”,再到2025年中国—拉共体论坛提出的“五大工程”,其中“发展工程”明确将绿色发展与数字互联、人工智能、生态治理并列为中拉合作重点。他表示,本书正是这一时代背景下的产物,“绿色发展不仅是一种经济模式的转型,更是一种文明共识与制度创新”。
本书葡萄牙文版的特约编辑、巴西学者马小飞(Luís Filipe de Souza Porto)在发言中指出,未来几十年乃至更长时期内,可持续发展将成为中巴关系的核心议题之一。通往低碳经济的道路虽曲折,但不可逆转。他强调:“人类正在重塑自身的‘经济学’,以新一轮科技创新支撑全球绿色转型。中国将继续发挥引领作用,而巴西正成为这一历史进程的重要伙伴。”他认为,两国在绿色技术、能源结构与制度创新方面的互补性,为构建公平与包容的全球绿色治理奠定了基础。
本书中方主编郭存海研究员及特约编辑、巴西学者马小飞发言
主持人迭戈·保塔索表示,《中拉绿色发展合作:机遇与挑战》不仅是中拉学术交流的结晶,更为南南合作提供了新的思想资源。他指出,绿色发展应成为连接学界、政府与企业的“共同行动平台”,通过知识共享和制度创新,推动中拉命运共同体建设。
与会专家在研讨中普遍认为,本书的出版恰逢其时,回应了全球气候变化和发展转型的共同挑战。来自PUC-Minas、圣保罗大学、坎皮纳斯大学及巴西利亚大学的学者表示,中拉应以“一带一路”倡议与巴西“生态转型计划”的战略对接为契机,加强技术转移、绿色金融与青年科研合作,拓展南南合作新路径。
《中拉绿色发展合作:机遇与挑战》葡萄牙文版
本书由朝华出版社、北京中拉教科文中心(CECLA)、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联合策划出版,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研究员郭存海与巴西国家地理与统计局(IBGE)局长、著名经济学家马尔西奥·波赫曼(Marcio Pochmann)联合主编,汇聚中国、巴西、玻利维亚、哥伦比亚等多国专家成果。全书以中拉绿色发展合作为主线,系统梳理双方在可持续发展、清洁能源、碳市场与绿色金融等领域的实践与前景,兼顾政策脉络与理论创新,为全球绿色治理提供了富有“南方智慧”的“中拉方案”。
本书中文版已于2025年9月12日在江苏无锡举办的第八届中拉文明对话论坛上发布。此次葡萄牙文版的发布,标志着中拉文明交流与知识合作迈向新阶段,为两地携手共建绿色、包容、可持续的未来注入了新的思想动力。
第九届“当代中国研究研讨会”暨第七届巴西中国研究问题网络(RBChina)年会在巴西举办
(朝华出版社第一编辑中心供稿)
版权所有 © 2014 朝华出版社 地址:北京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4号楼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zhhcbs@163.com
技术支持:中国外文局信息技术中心
京ICP备14007358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104号
请扫描二维码